「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」一直是喵兒很喜歡的網路旅遊文學作家之一,藉由他所撰寫的遊記,讓喵兒知道不少古蹟歷史人文典故,這趟礁溪行,行前有參考他所寫的【第0398篇 -2006.08.20 [宜蘭頭城].烏石港.頭城老街】一文,在尋找頭城老街的古蹟中,對照Tony所寫的內容,對頭城老街有所暸解。
唸書的時候,喵兒很喜歡找古蹟、老街走走看看,當時有名或已經知道的老街都有探訪過,唯獨漏掉和平老街,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頭城老街,談及這個老街的資料少之有少,等資料較多時,喵兒已經在工作,沒法像學生時代有那麼多假日可以趴趴GO,再加上偶爾開車遊玩東部,走北宜公路,這個位於頭城的和平老街就沒法遇的到,所以,一直有個小小遺憾在心頭吶喊:總有一天,我一定要來探訪和平老街。
難得來趟礁溪之旅,當然要把頭城老街安排進行程內。車子先騎到頭城火車站後,再找到距離火車站前幾條街的「慶元宮」,它的所在地,就是和平街,也就是頭城老街中間段部份。慶元宮興建於清嘉慶元年(1796年) ,為頭城最古的媽祖廟,廟前的一對石獅子,刻的模樣挺不錯,個人還蠻喜歡那隻調皮想玩母獅身上鈴噹的小獅。
慶元宮
慶元宮前的石獅子
小獅子正調皮玩母獅身上掛的鈴噹
只能說我們運氣太好,除了遇上毛雨外,也遇到老街的道路、部份古蹟正在整修中。我們在「盧纘祥故宅」(和平街139號)前就被修路給擋住,無法通行。「盧纘祥故宅」雖然是古蹟,但目前仍是私人住宅,不對外開放參觀,再加上它的圍牆對喵兒而言算是很高,也沒法拍到「盧纘祥故宅」全景容貌,頗可惜!
側邊拍「盧纘祥故宅」
正面拍「盧纘祥故宅」,前面就是坐下來休息的修路工人。
而背對「盧纘祥故宅」,前面所見的池塘,就是清朝時代「頭城港」的遺址,很難想像它以前是個港口的模樣,如今除了淤積成小池塘外,四周雜草叢生。
頭城港遺址
我們小小繞了一小段路,先看到縣定古蹟「頭城鎮十三行」(和平街140、142號)。「十三行」為清代對外貿易,進口出口處的簡稱。看起來全木造的房子,屋頂是用「紅瓦片」,下方以「壓艙石」作基底。先前查資料,屋內好像有對外開放讓人參觀,不過我們當天卻看到大門深鎖。
頭城鎮十三行
頭城老街的範圍在「北門福德祠」到「南門福德祠」之間,也就是說南北各有一座土地公廟面對街心。會這樣蓋土地公廟,是因當時居住在老街上的居民,想祈求土地公庇佑老街興盛昌榮。而今,過往繁華仍成煙雲,少了人來人往的喧鬧聲,徒留寧靜,無聲訴說著老街的過往。
緊鄰「頭城鎮十三行」是位於和平街北邊,是建蓋歷史較久的「北門福德祠」。不曉得是否修路緣故?土地公廟裡仿彿空無一物,也沒見到土地公身影。只見屋簷下方,左右各一隻成對的小石獅,默默守護著。
北門福德祠
北門福德祠的屋簷下方,左右各一隻成對的小石獅。
看到「北門福德祠」後,位於和平街北邊的老街,算是告一段落。我們往回走,尋找「吳宅」(和平街129號)和「新長興樹記」(和平街121號)。
「吳宅」是日據時代所建的商店,屋頂的女兒牆是以巴洛克風味來裝飾。
吳宅
以巴洛克風味裝飾的女兒牆
不遠處的「新長興樹記」被鐵板屋給圍了起來,木雕門聯與大門上方的木窗,相當漂亮!別有一番風味。不得不說,採用拼貼法的木雕門聯蠻少見,很值得細細觀賞。
新長興樹記
木雕門聯與大門上方的木窗
非常值得一看的木雕拼貼對聯
往「慶元宮」的另一邊走去,看的出來「頭城文化館」(和平街65號)是這幾年所成立的,雖然屋內有人,屋內似乎也有東西可看,我們還是沒有走進去。
頭城文化館
雖然在修路,站在「頭城文化館」門前,遠遠就能看到「南門福德祠」、「源合成」與「陳春記」。
融合東西方建築風味的「源合成」與「陳春記」(和平街51~61號),紅磚加拱門的造型,一整排看過去,相當漂亮。
「源合成」與「陳春記」之間的建築融合東西方風味
紅磚建造的拱型迴廊,真的很優美!
和剛才所見的「北門福德祠」不同,「南門福德祠」的建築較新,相較之下,保留古樸風味的「北門福德祠」,較有看頭。雖然在修路,「南門福德祠」裡的土地公還在廟裡,我們恭敬向土地公膜拜後,結束這趟頭城老街之旅。下次再見,不曉會會是什麼時候?
南門福德祠
後記:這篇裡的所有照片,都是去年(2009)所拍,寫的有些遲。當時老街正在進行重修,現在已有新的容貌,和那時我們所見不同。只是,當時所感受到那份屬於老街的恬靜感,不曉得會不會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探索,而有所改變?私心期盼,它還能繼續保有那種沉穩、不受外界干擾的氣息。
如果喜歡懶喵的分享,歡迎加入專頁一起討論唷!
頭城真的是很美麗呢!
推薦你如果有到慶元宮那邊,對面有間臭豆腐宇米粉羹的小店
非常好吃!!! 那味道令人難忘呢!!!
謝謝小明分享唷!!!